学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肇始于1981年机械专业科首届招生,后于1985年发展为机械工程系,并于2014年正式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作为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综合实力雄厚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是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的重要理事成员、是河北省高校二级学院(系)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荣获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学院近些年多次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奖及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殊荣。
学院设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机械”“工程管理”两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其中“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六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智能制造”专业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北省普通高校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通过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验收,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建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目前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科在校生22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授2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40%;拥有河北省教学名师2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9名教师具有海外访学、工作经历。
学院建有河北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数控技术实验室、机械制造实验室、精密制造技术实验室、机电控制技术实验室、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汽车技术实验室等8个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中心),面积3000余平米。
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航天智造产业学院”入选河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研究生工作站入选河北省首批研究生工作站;在地方和航空航天等制造企业建有1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牵头建有精密光栅测控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精密制造过程数字孪生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高校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过程自动化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精密光栅测控技术与仪器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与航天五院共建“航天工程制造工艺研发中心”省部共建高校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廊坊市汽车基础零部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廊坊市智能机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4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航天工业总公司、河北省以及各类企业等多项科研项目和技术开发课题。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主要就业在京津冀区域,服务航天、装备制造、车辆等相关领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考研率在25%左右。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每年获得国家级及省级各类奖项30余项。
学院始终秉承“进德修业,精益求精”的校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航天行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